济南恒星新能源有限公司


15650569708
Jinan hengxing new energy co., Ltd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www.hengxingjixie.com | 作者:恒星木屑颗粒机 | 发布时间: 2021-11-04 | 625 次浏览 | 分享到: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04 15:10

 来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9月16日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录

一、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二)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一)巩固提升生物优势产业竞争力1.生物医药2.生物农业3.生物医学工程4.生物服务(二)培育促进生物新兴融合产业1.生物+医疗健康2.生物+安全3.生物+环保4.生物+能源5.生物+数智6.探索生物“互联网+”新模式(三)夯实技术创新平台建设1.谋划一批高水平重大科研平台2.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3.完善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1.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2.探索引领性前沿生物技术创新3.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五)加强生物产业人才队伍建设1.集聚生物产业高端人才2.培育高水平产业人才3.促进人才合理双向流动(六)加强生物产业市场主体培育1.强化领军企业集团效应2.精准培育高成长性企业3.吸引创新型企业落户深耕(七)优化全域发展空间布局1.强化武汉发展“核心”地位2.优化生物产业“两翼”组团布局3.“多层”支撑生物产业全域发展(八)强化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1.挖掘医疗资源协同创新2.强化临床资源研究转化3.加强生物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4.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九)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1.进一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2.进一步健全伦理审查机制3.进一步加强精准化服务能力4.进一步支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5.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统筹协调(二)加强规划实施(三)加强资金保障(四)加强金融支持

(五)加强监测评估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是前沿科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产业广泛渗透、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化工等产业,正在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湖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抓住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培育壮大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我省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要意义。依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生物产业确定为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龙头、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有力举措,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38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1%,总体规模进入国家第一梯队。生物制品制造、生物工程设备制造、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研究与服务等细分产业规模和效益均实现快速平稳增长。2020年,全省17家医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500强,其中人福医药集团进入全国医药工业30强。友芝友生物等4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截至“十三五”末,培育生物领域上市企业19家。

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龙头,宜昌、荆门、十堰、天门、黄石、仙桃、黄冈、鄂州、恩施9个区域性生物产业园为支撑的“1+9”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各区域产业园区发展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形成了各具特色、合作协同、产业错位、蓬勃发展的“湖北模式”,区域集聚和产业转移机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光谷生物城已聚集各类生物企业3000余家,吸引就业人员超过6万人,2020年完成营业收入1300亿元。宜昌生物产业园已入驻生物领域企业128家,园区工业产值已近100亿元,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高端食品4大产业门类,聚集了宜昌人福、湖北安琪等多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武汉、宜昌、黄冈、咸宁、仙桃等地不断完善医用防护物资产业链,打造了包括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纱布、医用手套等上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鄂州聚集多家国内重点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建立了大型药品、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仓储基地,建成了高效快捷运输配送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将生物产业打造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成为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生物技术创新前瞻布局,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条件,着力突破生物产业发展瓶颈,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创新。

——坚持突出特色。推动全省优势资源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行业,做优做精细分领域,因地制宜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生物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促进生物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监管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开放共赢。贯彻落实国家开放合作战略,整合配置全球要素和资源,积极推动生物产业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开展对外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坚持安全可控。遵循科学伦理道德,确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人为本。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目标: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规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生物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科研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供需体系日趋平衡,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生物产业从培育到壮大的转变不断加快,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建设全国生物经济先行示范区。

——创新能力目标:生物产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生物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长。新增生物领域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100个。科研院校、医院和企业合作开发创新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创新药物、优势领域的生物技术专利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全省规上生物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市场主体目标:到“十四五”末期,生物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新培育1-2个独角兽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培育2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0家企业在国内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细分领域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具有活力的创新主体融通发展的生物产业新生态。

——区域集聚目标:打造形成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各区域生物产业园竞相发展的联动发展格局。园区与海内外合作更加紧密,成为区域生物产业发展的引航标、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

——制度改革目标:生物产业创新要素供应、流动环境保障更加优越,生物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大批涌现,生物产业准入、定价、监管、伦理、知识产权、审查、专业金融支撑等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实现突破,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二)培育促进生物新兴融合产业。

1.生物+医疗健康。

推动生物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加快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生命组学技术突破,开发基因芯片、医疗机器人、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手术导航、类脑人工智能等产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先进治疗产品在临床的试验应用。在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人体组织器官修复、特定微生物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等新型生物技术临床应用领域先行先试,制定有效的技术规程,科学开展安全性评价。大力开展发酵技术、酶工程、提取分离、微生物转化、植物组织培养、核酸技术等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在植物、中药等功能原料中的广泛应用,为医疗美容、护肤、保健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化妆品、护肤品等医药级产品。

2.生物+安全。

加强生物资源安全管理,对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等重要生物资源建立保护机制,规范资源分级、分类应用原则,制定完善开发和利用我省优异种质、特异动植物、临床数据、遗传资源安全审查规则;完善生物资源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动态分析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保障生物资源安全及动态稳定。建立生物资源共享体系,推进生物资源受控共享和安全交换,推进生物资源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临床诊疗等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资源数字信息管理接口标准,实现跨地区、跨类型的资源数据集成及无缝连接,提高生物资源共享和生物数据高效利用能力。

3.生物+环保。

推动生物先进技术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合成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改变传统工业制造过度依赖化石原料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加工模式,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能源、食品、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利用功能型微生物等生物技术,实现水体脱氮、脱硫、除磷及重金属土壤修复、固态污染物处置资源化,建立健全污染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环境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等生物环保产业链,推进生物环保技术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转化应用。

4.生物+能源。

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创新新型生物质能源培养与转换技术,推动生物制造绿色燃料与化学炼制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燃料在供热、汽车等领域示范应用。筛选和改良优良能源作物,提高生物质发电原料预处理及高效转化与成套装备研制水平。发展淀粉基、纤维素燃料乙醇相关核心技术、关键装备,推广非粮燃料乙醇技术,逐步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恒星颗粒机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需要更多了解生物质燃料颗粒加工设备,可以直接电话联系我们15650569708.

       济南恒星新能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木屑颗粒机、木屑烘干机、木屑粉碎机、木材破碎机、颗粒冷却机、颗粒包装机等生物质颗粒机生产线更多产品登录:www.hengxingjixie.com


News information

了解生物质行业资讯与动态

15650569708
木屑燃料颗粒图片
木屑燃料颗粒机生产线图片
生物质燃料颗粒机生产线图片
木屑烘干机生产线图片